寶寶夜醒該喂奶嗎?
2021-10-13 10:34 免費培訓、實習、就業、創業,就選正陽縣金達職業培訓學校
寶寶夜醒有哪些原因:
1. 生理因素
嬰兒早期頻繁夜醒的生理因素有以下兩點。
一是比起成人,剛出生的嬰兒每次進食吃得很少,一頓吃完 2 小時就會餓。
二是嬰兒的睡眠周期也比成人短。
但是,隨著嬰兒長大,尤其是夜醒還遠遠沒到孩子的饑餓周期,主要原因就不再是餓了。
2. 夜驚、噩夢
夜驚:是一種非正常的、意識不清的覺醒,會伴隨比較嚴重的哭鬧。
對于這種現象,一般解釋是嬰幼兒睡眠模式還不成熟,在睡眠階段轉換期間,沒順利過渡就陷于既非清醒也非睡眠的意識模糊區域。
噩夢:噩夢也可能讓孩子驚醒,醒來后往往要家長安撫才能繼續入睡。
噩夢醒來常見于 2 歲之后的幼兒期,但針對嬰兒期來講,夜驚和噩夢都是非正常覺醒,區分度并不高。
3. 睡眠習慣
抱著或者奶著入睡可能會造成孩子依賴。
如果孩子睡前基本都是在媽媽的懷抱里,嘴里含著美味,很容易認為只有抱著或者吃奶才能睡。這種情況下,醒來哭鬧也是難免的。
甚至有很多孩子每次夜醒都有固定的時間,幾乎是「對表醒」,被稱為「習慣性夜醒」。
習慣性夜醒一般是由于在這個時間點孩子因為偶然的原因醒過,但受到喂奶、抱哄等干預,并且延續了一段時間之后變成習慣固化下來。比如家長在夜里 11 點主動喂「迷糊奶」,過不了幾天可能會發現嬰兒就像上了鬧鐘似地,主動在這個點醒來,而此前幾乎從來不會 11 點醒。孩子一醒,家長就塞奶頭,無原則一味靠喂奶哄睡,是長期習慣性夜醒的主因之一。
所以,夜醒并非都是因為孩子有生理需求,還有可能是受到父母行為干預的結果。
寶寶一旦夜醒甚至哭鬧,很多寶爸寶媽也手足無措,往往采用最簡單的“止哭”招數,即給寶寶喂奶。夜奶雖能滿足寶寶吃奶的需求,但卻不能過于頻繁,因為頻繁夜奶會讓寶寶吃得過飽,反而更難以入眠。
寶媽要根據寶寶的月齡大小來選擇合理的夜奶次數:
新生兒哺乳沒有晝夜之別,在寶寶饑餓時或者想要吃奶時,寶媽就應該給TA喂奶,不過兩次喂奶間隔最好3小時左右。
2-3個月的寶寶對奶水的需求量有所增加,如果寶寶在睡前喂足奶,夜醒后可根據實際情況喂1-2次奶。
4-7個月的寶寶夜醒后最多喂奶一次,不過,寶媽在喂奶前不妨先輕撫寶寶的額頭或輕拍寶寶的肩部,等寶寶情緒安定下來也許能再次入睡。
8個月以上的寶寶夜醒后不建議喂奶,寶媽可以參照以上方法安撫寶寶,并留意寶寶是否出現生病等異常狀況。